首页 > 建设工程> 二级建造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4+100~K28+1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

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

施工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平面布置图,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对此进行了评价。

问题

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4+100~K28+100,总长…”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背景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in。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

背景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in。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in。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并绘制横道图和网络图。

问题

评价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

背景材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以下是施工单位所作的计算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为底基层60d,基层80d,面层75d。

(2)底基层与基层之间逻辑关系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000/200=5d。

(3)基层与面层之间的逻辑关系STS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结果为1200/150=8d,考虑到基层的养生至少7d,所以基层与面层的开始到开始时间间隔为8+7=15d。

(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路面工程的总工期=5+15+75=95d,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示如下:

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in。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
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单层)。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in。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 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沥青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并绘制横道图和网络图。

问题

评价采用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单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水泥混凝土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事件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用。【问题】1.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2.分析和计算底基层与基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和搭接时距。3.分析和计算基层与面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和搭接时距。4.事件1中所述事故属于何种质量事故?项目部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该起质量事故由谁负责调查处理?5.事件2中,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一级公路处于城市郊区、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流量较大,基层铺筑完工后需要开放交通。其中A

背景资料

某一级公路处于城市郊区、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流量较大,基层铺筑完工后需要开放交通。其中A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0+000~K10+500,主线长10.5km,一次建成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4.5m。该路面结构为:20c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8cm厚二灰砂砾基层,5cm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cm厚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施工单位的部分施工工艺如下:

(1)二灰砂砾拌和设备,采用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通过调整喂料皮带的转速及冷料仓口开启高度,计量每种原材料用量。拌和用水通过流量传感器控制。

(2)拌和料运输全部采用5t自卸汽车以减轻对下层的影响。

(3)摊铺采用摊铺机,半幅基层宽11.15m,采取两次摊铺成型。

(4)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振压2遍,再静压2遍,至密实。

(5)二灰砂砾碾压结束,表面开始泛白即及时进行洒水养生,7d后开放交通。

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主要检查内容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渗水系数、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厚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路面宽度及横坡,检测的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

问题:

判断施工工艺中第(1)~第(4)条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将其改正。

第5条存在什么问题?说明理由。

根据以上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是否可以确定该路面工程为合格工程?说明理由。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6~18 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公路施工,合同规定的主要工作项目有路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6~18 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公路施工,合同规定的主要工作项目有路基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和一座小桥。其中路基工程的土方基本平衡,开挖量小,土方转运距离在70m左右。采用轮胎式摊铺机进行路面施工。

桥梁基础为钻孔桩基础,该处主要为卵石、漂石地质条件。

问题:

第 16 题 结合背景,本路段路基土方的转运应该选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背景材料:某一级公路处于城市郊区、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流量较大,基层铺筑完工后需要开放交通。其中A

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处于城市郊区、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流量较大,基层铺筑完工后需要开放交通。其中A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0+000~K10+500,主线长10.5km,一次建成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4.5m。该路面基层为二灰砂砾,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的部分施工工艺如下:

(1)二灰砂砾拌合设备,采用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通过调整喂料皮带的转速及冷料仓口开启高度,计量每种原材料用量。拌和用水通过流量传感器控制;

(2)拌和料运输全部采用5t自卸汽车以减轻对下层的影响;

(3)摊铺采用摊铺机,半幅基层宽11.15m,采取两次摊铺成型;

(4)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振压2遍,再静压2遍,至密实;

(5)二灰砂砾碾压结束,表面开始泛白即及时进行洒水养生,7d后开放交通。

问题:

判断施工工艺中第1~第4条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一级公路处于城市郊区、施工期间社会车辆流量较大,基层铺筑完工后需要开放交通。其中A合同段里程
桩号为K0+000~K10+500,主线长10.5km,一次建成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4.5m。该路面基层为二灰砂砾,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的部分施工工艺如下:

(1)二灰砂砾拌合设备,采用双卧轴强制连续式搅拌机,通过调整喂料皮带的转速及冷料仓口开启高度,计量每种原材料用量。拌和用水通过流量传感器控制;

(2)拌和料运输全部采用5t自卸汽车以减轻对下层的影响;

(3)摊铺采用摊铺机,半幅基层宽11.15m,采取两次摊铺成型;

(4)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振压2遍,再静压2遍,至密实;

(5)二灰砂砾碾压结束,表面开始泛白即及时进行洒水养生,7d后开放交通。

问题:

(1)判断施工工艺中第1~第4条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2)第5条存在什么问题?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00,高程为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
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K5+000.00和K5+100.00处的设计高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3~16 题: 某公路工程里程桩号为K5+500~K15+500长度为1Okm,主要是公路工程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3~16 题:

某公路工程里程桩号为K5+500~K15+500长度为1Okm,主要是公路工程和隧道工程。工期为2.5年。合同总价为10000万元,隧道的洞身开挖1.2万m3,单价为700元/E,金额为840万元;隧道初期支护的钢筋网为100t,单价为5000元/t,金额为50万元;隧道仰拱铺底C10片石混凝土为1万m3,单价为190元/m3,金额为190万元;路基挖土石方为50万m3,单价为20元/m3,金额为1000万元。施工期间,考虑到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将部分深路堑道路路基工程变更为隧道工程。相关工程量变更为:隧道的洞身开挖土石方变为31万m3;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变为1.6万m3;隧道初期支护的钢筋网变为110t;隧道仰拱铺底C10片石混凝土变为1.35万m3;路基挖土石方变为35万m3。按照交通部2003年国内标合同条款范本的第52条款有关工程变更的可调整单价的规定:“如果合同的工程量清单中某一个支付细目所列的“金额”或“合价”超过签约时合同价格的2%,而且该支付细目变更后的工程实际数量超过或少于工程量清单中所列数量的25%,则该支付细目的单价或总额价应予以调整。”根据背景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第 13 题 隧道的洞身开挖土石方数量变更,调整单价满足2%条件所指的计算式是()。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