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规划> 注册建筑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按8度

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8度进行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B.按7度进行抗震设计(包括计算和抗震设计)

C.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按8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

D.按7度进行抗震计算,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于此地区丙类建筑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地区内的建筑还应按照抗震设防烈度VII和VIII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A.0.30g

B.0.10g

C.0.20g

D.0.40g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的大城市应当按照甲类模式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A.所有抗震设防区B.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的

的大城市应当按照甲类模式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A.所有抗震设防区

B.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的地区)

C.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

D.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的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为0.5s,阻尼比为0.05,质点重量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
某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为0.5s,阻尼比为0.05,质点重量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为0.30g)的II类场地上,该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则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应取()s。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A.0.10gB.0.20gC.0.05gD.0.40g

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A.0.10g

B.0.20g

C.0.05g

D.0.40g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其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是下列哪一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丙类多层建筑所在场地为Ⅳ类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其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A.6度

B.7度

C.8度

D.9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9层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住宅房屋(主结构为8层,第9层为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第一水平自振周期为1.0s,结构的阻尼比为0.0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如图1,相关参数如表1~表3。假定结构第9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200kN,其余1~8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4000kN,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下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标准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指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多少时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A.5%

B.10%

C.15%

D.2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不宜在不良地质地段或设计地震峰值加速度()及以上的地区采用。

A.0.4g

B.0.3g

C.0.2g

D.0.1g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城市抗震设防区是指()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9的地区B.地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城市抗震设防区是指()

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9的地区

B.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6度以上地区

C.地震震波能够波及

D.地震次生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