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工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馅饼与陷阱的博弈 双汇集团和春都集团是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两家企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曾经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同是中国名牌,同是地处中原,同是国有企业。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企业,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局。1987年8月,第一根命名为“春都” 的火腿肠在洛阳诞生。从此,春都引领中国火腿肠产业从无到有,市场占有率曾经一度高达70%,资产达到29亿元。6年后才有了“双汇”品牌的出现。1993年3月,春都集团独家发起成立“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双汇集团于1998年在深圳上市。上市注册资本34 237万元。就是这样同为上市公司的两家河南肉类加工企业,春都却黯然退市,结束了昔日的辉煌,而双汇发展一直是一只业绩不错的股票。 春都集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洛阳肉联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从事生猪屠宰储藏业务,经营状况平平淡淡几十年。1986年,春都集团在国内首家引进西式火腿肠生产线,发展高温肉制品生产加工业务,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火腿肠,迅速走俏市场,销售收入、利润连年翻番,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20世纪90年代初,春都集团成为收入超10亿元、利润过亿元的国内著名大型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春都”火腿肠也就多次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几乎成为中国火腿肠的代名词。后来,在国内企业规模化和多元化经营的浪潮驱使下,春都集团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巨资增加了医药、茶饮料、房地产等多个经营项目,并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了洛阳市旋宫大厦、平顶山肉联厂、重庆万州食品公司等17家扭亏无望的企业,使其经营范围涉及生猪屠宰加工、熟肉制品、茶饮料、医药、旅馆酒店、房地产、木材加工、商业等产业,走上了一条多元化同时并举的道路。然而,这个神速扩张不但没有为春都集团带来收益,反而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此,春都集团踏上了不归路。 而同样是肉类加工企业的双汇集团,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则慎重决策。同是企业扩张,双汇集团紧紧围绕肉类加工主业上项目扩大规模,使企业迅速形成了以肉类加工为主,养殖、屠宰、包装、彩印等紧密联系的产业群体。从双汇集团的发展轨迹看,它是一心一意地经营着火腿肠的生意。双汇集团和韩国九施集团共同投资2 40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大型养猪场,并高薪聘请了来自韩国的“洋猪倌”;上海APEC会议期间,上海市指定的29家四星级以上饭店,采购的唯一生鲜肉是“双汇”牌;另据资料显示,2000年双汇集团完成销售72亿元,已迈进世界肉类前三强,2001年的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 资料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3)。 问题:春都集团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巨资增加了医药、茶饮料、房地产等多个经营项目,属于下述哪一种战略形式?()

A.一体化战略

B.相关多元化战略

C.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D.集中化战略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馅饼与陷阱的博弈 双汇集团和春都集团是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双汇与春都:两种不同的结果 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和春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因管理不同呈现出不同景

双汇与春都:两种不同的结果

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和春都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因管理不同呈现出不同景观:双汇集团2003年实现利税5.02亿元,比2002年增长69.5%,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春都集团2003年亏损6982万元,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企业陷入困境。同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同是中国名牌,同是地处中原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的迅速崛起和春都的严重滑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双汇集团和春都集团的前身分别是漯河肉联厂和洛阳肉联厂,都是始建于1958年,又都是1984年由省管下放到地方。不同的是,1984年漯河肉联厂的资产总额是468万元,企业累计亏损534万元,而洛阳肉联厂当时的资产总额2000万元,当年实现利税200万元。1986年,中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洛阳肉联厂诞生,而漯河肉联厂生产出第一根火腿肠已经是6年之后的1992年。1993年,春都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利税分别为11.599亿元、1.082亿元,而双汇集团仅为8.57亿元和7045万元。从各个方面讲都处于劣势的双汇集团,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战胜了同行业的排头兵,而春都集团却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要求:试分析这两个采取相似战略的企业,为什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目前总资产60多亿元,员工4万多人,在全国10多个省、市建
有20多家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年屠宰生猪1500万头,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2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屠宰喂养瘦肉精的“健美猪”的事件,并被停牌调查。先是双汇内部问责,多名高管被免职;继而政府相关部门介入,若干责任人得到行政处分。农业部、商务部也派人进入河南督察,彻查生猪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问题。但舆论对此事依旧反应强烈,更有媒体呼吁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媒体分析称,双汇集团将损失100亿元,最高可达200亿元,将近20年的利润。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披露了河南孟州、沁阳、温县等地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连锁店和加盟店,是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消息一出,双汇发展(000895)当日跌停。 3月15日,双汇集团就“瘦肉精”猪肉事件做出回应,声明称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下属子公司,对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 双汇集团回应说:“他们对于肉制品质量有非常严格的把关和审查过程,每批生猪屠宰前都要进行检验,也包括对瘦肉精的检测。”公司已经派人前往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调查,等详细检测报告出来后,将向社会公布。 2011年3月16日起双汇发展(000895)将停牌,待相关事项核实清楚后复牌。 双汇集团3月17日晚间在其官方网站再次发布公开声明。声明称, 双汇集团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把食品安全落实到每一天。 双汇集团17日晚间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同时,对济源 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声明最后表示,济源双汇公司将继续停产整顿。自3月16日起,双汇集团下属所有工厂除继续按照国家标准检验外,还将对生猪屠宰实施“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双汇集团将对下属所有工厂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出厂产品批批合格。 关于瘦肉精 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它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类似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将这一类物质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目前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都规定肉制品不得检出瘦肉精。 2009年2月,瘦肉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故之一。 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 200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对使用“瘦肉精”养殖生猪,以及宰杀、销售此类猪肉的,将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健美猪”是否罗生门 纵观双汇瘦肉精事件,不难发现双汇乃至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种种渎职行为,在饲料添加、生猪检测、产品追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漏洞。 瘦肉精严重危及食品安全,理应得到彻查。 有分析人士指出,与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以及迅猛扩张的产能严重不协调的是,双汇在产业链上游的资源相当有限。双汇目前生猪自养比例在1/3以下,即外购生猪超过2/3,而此次“瘦肉精风波”正是源自外购生猪环节。不可否认,双汇在生猪收购和瘦肉精检测环节存在重大疏漏,但从控制生产成本的角度考量,目前也只能对外购生猪采取抽检方式,世界上没有哪家企业能承担对所有产品全面检测的成本。可问题在于,来自千家万户的生猪,使用瘦肉精现象仍较为普遍,不全面检测,就难免有漏网之鱼,这或许恰是双汇瘦肉精事件的根源所在。在生猪养殖领域,要想严格控制食品安全,必须掌控整条产业链。 双汇是行业龙头企业、中国知名品牌,“健美猪”带给双汇自身、肉类加工业乃至食品加工业和消费者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健美猪"伤的不是消费者的胃,伤的是消费者、投资者、政府、民众的心。 要求: (1)从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双汇集团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哪些?应怎样进行风险识别? (2)试对双汇集团的风险应对措施作出评价,并给出你的建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替代产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对)6、所谓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招商局集团拥有的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是指()

A.招商银行

B.招商局集团

C.招商物流

D.招商轮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今美国很多巨头企业的技术岗位,都是中国籍工程师在从事,诸如波音公司和洛马集团等耳熟能详的大企业

B.《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

C.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5亿人次以上,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战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采取忽略文化差异战略的跨国公司集团总部及其子公司都认为:总部决定的方法是惟一的最优决策,子公司必须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B.最小文化差异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认为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负面的,而且会带来很多问题,威肤到企业运作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

C.最小化文化差异战略应用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全球化的业务区域或生产线

D.利用文化差异战略承认差异的存在是正当的,是提高效率、扩大现存实力的机会而不是威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拥有或管理两家以上的酒店,这些酒店使用统一的店名、店标,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进行联合经营。这种酒店企业形式是()。

A.独立经营

B.酒店集团

C.酒店自联组织

D.酒店企业集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东航集团结对帮扶的()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和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都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甘肃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欧莱雅构建品牌金字塔

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中,没有哪一家企业像欧莱雅集团这样占领每一个阶层,在每一个消费层都试图攫取最大利益。实力较弱的中国化妆品企业通常在品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经验,致使很多的中国化妆品品牌只使昙花一现。与众不同的是,欧莱雅集团的产品行销全球150个国家,共有500多个品牌,每个产品品牌都瞄准一个市场,而且各产品的市场之间少有交叉,如果一个品牌失败,也不会对其他品牌造成危险,同时降低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同时,大力投入研发、不断推陈出新,也是欧莱雅集团套牢顾客的法宝。在使用品牌战略的时候,欧莱雅集团在各个品牌之间实施严格的市场区隔,并协同对外。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迅速成功,也在于这种经营模式。盖宝罗从来没有放过中国每一个阶层的消费者,在高档的商店里,欧莱雅集团出售像蓝蔻、赫莲娜、碧欧泉这样价格在300到800元之间的高端产品;金字塔的中部,它拥有百元左右的巴黎欧莱雅及只在药房中出售的价值150到250元的薇姿、理肤泉品牌,还有仅在专业发廊中出售的卡诗和欧莱雅护法系列;在大众化消费品方面,也就是金字塔塔底,则是美宝连、卡尼尔等价格定位在几十元的大众品牌。但是长期以来这个塔底都不是那么牢固。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想要争取更多的利益,当然是要争取更大的消费层,因为抓住大众消费市场就等于抓住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样欧莱雅集团也面临像资生堂等竞争对手的压力,于是欧莱雅集团在上海的蓝蔻概念店中首次推出的男士护理品。并在像北京等大城市开设分店,引入多种男士化妆品品牌。问题:

38、什么是市场细分及其作用。

39、欧莱雅集团利用那些变量来细分化妆品市场。

40、请比较蓝蔻和美宝莲针对目标市场的异同。

41、欧莱雅集团采用多品牌策略的优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A.现行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由企业包揽一切的福利供给制度

B.由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方式筹集资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由中央政府、地方各级财政供款启动的社会保障制度

C.行政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退休生活费和公费医疗仍由国家财政负担

D.很多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具有城市户籍的企业职工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E.构建了由企业供款、职工供款和各级财政补助形成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台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