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防安全> 注册安全工程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某市一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反应釜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致3死4伤。事后,该市安监局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一同深入该厂进行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发现的人的危险因素要求该厂加强安全培训,同时,要求该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自查互纠跟踪活动。安全监管部门这种做法体现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有()。

A.系统原理的封闭原则

B.人本原理的行为原则

C.预防原理的偶然性原则

D.人本原理的激励原则

E.预防原理的3E原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市一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反应釜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致3死4…”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市一化工厂,占地面积为12.9公顷,企业有员工140人,主要为周边村庄百姓。2010年8月14日9时,磺化车
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按照投料比例加入氯磺酸至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和滴加硝基苯后,由于蒸汽压力不够,当班没有进行升温操作;下一班次同样没有进行升温操作。其中,王某于5月14日刚来到工厂工作,且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15日8时另一班次操作人员接班,10时开始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持续2h。15日20时,该车间一班次操作工王某和李某接班后检查反应釜温度为120C,继续采取保温措施,16日5时送样化验,发现反应釜中硝基苯含量大于6%(正常值为小于0.1%),并未采取任何措施。5月15日21时只有生产车间主任巡视了工人到岗情况。16日07时45分左右,磺化釜回流片式冷凝器搪瓷破裂,钢板被盐酸腐蚀穿孔后,造成片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进入磺化釜,与氯磺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氯化氢和三氧化硫,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引起冲料和爆炸。当场造成王某死亡.2人失踪,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该起事故属于什么事故?应如何成立事故调查

2、分析该化工厂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什么义务?

4、压力容器安全生产技术的要求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某年某月某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人。

现场勘查发现:3#聚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车间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已经反应了8h,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h左右)但反应还是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由于聚合釜人孔垫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所以人孔垫被冲开,使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引发爆炸。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

导致氯乙烯单体发生爆炸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年××月××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约200m2范围及部分机器设备被
炸毁,直接经济损失40.48万元。

事发当时,该厂84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熊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某(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因安全科2名干部及4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某审批。丁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某。丙某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某回到车间,将丙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0.7m2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某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20分钟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乙因事离开车间。约10分钟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问题:

试根据以上资料回答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事故经过: 2000年4月11日13时30分,位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大院内的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港

事故经过:

2000年4月11日13时30分,位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大院内的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港资企业)车间在生产电镀添加剂的过程中,100升不锈钢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9万元。

发生爆炸的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位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大院内的一栋四层楼厂房的4楼,所在的楼房共4层,单层面积43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经调查,1988年6月,由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出地皮,由韶关某铅锌矿(后更改为“广东韶关某铅锌集团有限公司”)出资金,共同建起一栋四层楼的厂房和一栋三层生活楼。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和韶关某铅锌矿以该栋四层楼的厂房为工厂合办企业,同时将企业名称定为“广州电力电子元件厂”。

1993年10月,由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与韶关某铅锌矿双方合办的广州电力电子元件厂因经营困难而停产。之后以“广州电力电子元件厂”的名义陆续将四层厂房分别出租,出租的租金和租约均由韶关某铅锌矿与承租单位商定办理,租金由韶关某铅锌矿收取。其中第二、第三层租赁给广州某电力硅元件公司,首层租赁给昆山某水处理有限公司。

1994年5月,将第四层租赁给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同时从1999年1月起,原广州电力电子元件厂的所有经济及业务往来均由广东韶关某铅锌集团有限公司驻广州办事处负责。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只负责一栋三层生活楼的出租及日常管理。

据调查询问:4月11日13时30分,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某回办公室上班,在公司生产车间的楼梯口碰见生产车间的操作工刘某,刘对陈讲:“今天反应釜的压力好像升得好快”,当时陈听到此话,就感觉不妙,立即向生产车间的反应釜方向看,看后马上知道会发生爆炸,于是陈对刘说“你们快点走,马上会出事的”,陈边说边拿钥匙将办公室房门打开,此时听到楼梯有人走上来的响声,同时听到反应釜“咝咝”的汽笛声,陈马上打电话报警,就在这时车间的反应釜发生了爆炸。

发生爆炸时第四楼层共有该公司员工6人,分别是:蔡某,男,31岁,广州市人;谢某,男,30岁,广州市人;刘某,女,33岁,广州市人;陈某,男,60岁、广州市人;谢某,男,26岁,江西人;尹某,女,26岁,湖南人。发生爆炸的时候蔡某和刘某在生产车间操作,尹某、谢某(江西人)在化验室,负责技术的高级工程师陈某和车间主管谢某(广州人)刚到生产车间。

爆炸事故发生后,谢某(江西人)、刘某受伤自行逃出现场,陈某在逃离现场中倒地,由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职工救出,尹某、谢某(广州人)被消防队员救出(谢某后被送往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证实死亡),蔡某则在四楼洗手间准备拉水管向反应釜外表洒水降温时,反应釜突然爆炸,被倒下的墙体压死。

119报警中心于13时32分接到报警后,先后调出天河、沙河、五羊、员村、广园、东山的消防队和市特勤二中队;共17辆消防车前往扑救,经过广大指战员奋力扑救,于15时25分将大火扑灭。

事故发生后,省公安消防总队李副政委,市公安局梁副局长、林副局长,市公安消防局丁局长等领导先后赶赴火灾现场组织指挥扑救和善后工作。市公安消防局和市公安局十处组成爆炸事故调查组。

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4.11”爆炸事故,燃烧面积378平方米,毁坏反应釜 5个、环氧乙烷储罐1个以及其他设备,烧毁生产原料及成品一批,直接经济损失 21.9万元。爆炸事故中造成2人死亡,分别是:蔡某、谢某(广州人);4人受伤,分别是:刘某、陈某、谢某(江西人)、尹某。

爆炸事故发生后,广州市公安消防局火灾原因调查科会同广州市公安局十处重大事故调查科联合调查取证,并邀请了广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罗某,对“4.11”爆炸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经过反复调查询问、现场勘查和综合分析,认定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4.11”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环氧乙烷进料速度过快,环氧乙烷来不及与丙炔醇反应而在釜内积聚,以致釜内压力迅速上升,高压气体喷出,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引起爆炸。

根据对“4.11”爆炸事故的综合调查,其爆炸事故的责任划分如下:

(1)赵某的责任。赵某作为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负责管理本公司

的全面工作。因生产电镀添加剂生产装置流程安全措施不足,工艺流程、安全规程和操作法、操作控制存在随意性,容易导致操作不当,引发爆炸事故,同时该公司在生产甲类危险品前没有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故赵某对“4.11”爆炸事故负直接领导责任。

(2)陈某酌责任。陈某作为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电镀添加剂的高级工程师,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技术管理工作,由于陈某平时没有对操作工人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以致操作工人只知简单的操作,不懂得生产的原理和生产的危险性,在实际生产中,出现问题处理不及时,以致发生爆炸事故,陈某对“4.11”爆炸事故负直接领导责任。

(3)韶关某铅锌矿的责任。韶关某铅锌矿作为出租单位,没有督促承租单位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办理消防申报手续,伺时对承租单位日常消防安全监督不力,韶关某铅锌矿对“4.11”爆炸事故负领导责任。

(4)谢某(广州人)的责任。谢某作为广东某电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电镀添加剂的工程师、生产车间的主管,管理和监督车间的日常生产工作,但因生产过程中,两名操作工人在生产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时,谢某不在生产车间,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从而引发爆炸事故,谢某对“4.11”爆炸事故负直接责任。

【问题】

1. 这起事故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有哪些?

2.对事故的责任者应作何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13年11月8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约200m2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
毁,直接经济损失40.18万元。事发当时,该厂

84号车间条装工序——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车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进度,继续进行生产,在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即刻到厂部办理“动火证”。因安全科2名干部及4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审批。丁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丙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回到车间,将丙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0.7m2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20分钟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乙因事离开车间。约10分钟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如果该化工厂在生产场所有1.6t工业炸药、14t爆炸危险原材料,试判断该生产场所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已知生产场所工业炸药、爆炸危险原材料的临界量是5t和250

2.该起事故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别是什么?

3.该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该起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事故经过: 1992年10月15日某市日用化工厂一台泡花碱转体锅投入试运行。上午8时50分工人投料完毕,

事故经过:

1992年10月15日某市日用化工厂一台泡花碱转体锅投入试运行。上午8时50分工人投料完毕,检查转体锅盖封盖无误之后,向锅内输入蒸汽,11时30分,压力指示为0.41~0.42MPa,设备运行正常,11时40分,在正常压力下运行的转体锅锅盖突然失去控制,沿车间厂房东北方向45°飞出,锅内约7000kg的泡花碱随蒸汽倾泻而出,致使在车间内的操作者一人重度烧伤,一人中度烧伤,二人轻度烧伤。此次事故造成直接原料损失1800元,医疗费30000元。

事故原因分析:

(1)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转体锅盖压臂断裂。爆炸的转体锅是由甘肃某厂提供图纸,某市日化厂委托外厂加工制造的。转体锅罐体和锅盖压臂分别由两家工厂制造。由于压臂设计不当,制造时使用的材料又不符合图纸要求,使压臂能承受的作用力成倍降低,发生断裂,造成锅盖飞出。事故发生后,经过对压力臂断裂面的观察及对材料进行的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发现钢材本身存在裂纹,各项指标不符合要求。

(2) 各级领导对转体锅压臂等部件同属压力容器承压部件认识不清,认为罐体已进行过强度试验,而忽视了设备的整体试验。在设备安全状况不明的情况下,盲目将具有先天缺陷的设备投入运行。

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1) 厂长对压力容器的安全认识不足,缺乏有关的基本知识,自行套用他厂图纸委托外厂加工。加工厂家又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制造设备部件,设备本身也带有先天性缺陷,存在事故隐患,将此设备投入试生产,必然会发生爆炸事故。因此厂长对这次事故负有主要领导管理责任,给予罚款300元的处理。

(2) 生产副厂长作为分管生产安全的负责人对这次事故负有重要领导管理责任,给予罚款150元处理。

(3) 设备主管、安全员在设备没有进行有关安全检验的情况下,允许车间投料生产,对这次事故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给予罚款100元的处理。

(4) 生产科长对安全检查不力,负有管理责任,给予罚款100元的处理。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要符合国家的规定,要由具有相应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设计和制造,不要套用他厂图纸委托无制造资格的工厂代为加工,以保证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不存在先天性缺陷和事故隐患。

(2) 从工厂领导到车间工人都应该学习有关压力容器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常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水平。

问题:

请简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99×年×月×日,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约 200m2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
毁,直接经济损失40.48万元。

事发当时,该厂84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在运行中断裂,车间副主任熊某某(事故中死亡)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现场人员未撤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甲某(事故中死亡)焊接输送器。专职安全员乙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因安全科2名干部及4名正副厂长均因工外出,乙便自己写了一张“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工序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丁某审批。丁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与乙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丙某。丙某便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了“同意动火,注意安全”,越权擅自批准动火。乙某回到车间,将丙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甲,并对欲焊接处0.7m2范围内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然后,由乙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甲某焊接螺旋输送器螺杆。约20min后,乙发现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但甲认为:“炸药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乙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甲进行违章施焊。乙因事离开车间。约10min后,该车间发生爆炸。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分别是什么?

2.这起事故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分别是什么?

3.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这次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化工厂隶属本地市国资委。2014年2月1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死亡10人,重伤20人。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
,原反应釜老旧,早已不能使用,但工厂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更换,从而导致反应釜爆炸。调查组建议追究()责任。

A.厂长

B.总工会

C.工会主席

D.市国资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X年X月X日,某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因氯乙烯单体外泄,发生空间爆炸,死亡12人,重伤2人,轻伤3
人。现场勘查发现:3聚合釜2个冷却水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据了解,该车间有这类“习惯性”操作)。虽然当时3釜己经反应了8个小时,处于聚合反应的中后期(该厂聚合反应一般为11小时左右),但反应仍处于较激烈阶段,关闭冷却水阀门必然使大量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造成釜内超温超压。由于聚合釜入孔垫未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所以入孔垫被冲幵,使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引发爆炸,同时发现聚合釜防爆片下的阀门全部关死。

依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4题,其中1题为单选题,2题为多选题,3-4题为问答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压装置。

A.安全阀

B.温度计

C.防爆片

D.易熔塞

E.爆破片一易熔塞复合装置

下列()是引发此次爆炸可能的点火源。A.大量氯乙烯单体外泄产生的静电

B.现场有人违章吸烟的明火

C.现场使用的排风扇

D.现场有人违章电焊动火

E.现场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导致氯乙烯单体发生爆炸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在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构成的密闭系统中,试列举容器或管道破裂导致物料泄漏的常见原因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下列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的
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工厂厂长谢某对化工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B.化工厂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C.化工厂对已经发包出去的一车间第二生产线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D.化工厂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每季度末30日前和每年底12月31日前向当地人民政府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