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工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的《中国制造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领弱化了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更注重中长期规划。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化,迈制造强国行列。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答案
收藏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由百余名院士,专家着手制定的《中国制造025》是我国实施制造…”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邀请了众多院士、专家、学者参加,开展了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入研究。

A.跨专业

B.跨地域

C.跨国界

D.跨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汪应洛,中国工程院院士,卓越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A.管理学

B.工程学

C.管理工程教育

D.教育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中,对技术管理基本要求:非紧急情况下,应当由()名以上医师共同制定上机、撤机治疗与管理方案,其中至少()名医师为患者经治医师,()名为ECMO技术临床应用专家组成员

A.3,2,1

B.3,1,2

C.3,2,2

D.4,1,2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共有国内一流重点高校25所, 一流科研院所11所,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1家参加研发,有63名院士、500余名教授、200 余名研究员和上万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研发生产,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才获得成功。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以下有关科技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1年1月11日,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机歼一10首次试飞成

以下有关科技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1年1月11日,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机歼一10首次试飞成功

B.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2011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成功,这是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D.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等的领导下,组织数百名专家参加,制定了()。

A.《第二个五年计划》

B.《1957年经济计划》

C.《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以ISO26000为蓝本,着手制定(),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统一的指导。2012年,国家标准委正式启动了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制定程序。标准历时三年,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终于2015年6月向社会发布

A.相关标准

B.社会责任标准

C.社会责任国家标准

D.国家标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所给的新闻素材改写成一则消息。要求:①准确概括事实;②主题集中,角度得当;③设计有特点的导语;④题目自拟;⑤
文句通顺,无错别字;⑥字数500~600字。(浙大2003研)

附材料:

霍金热、万亿次计算机、徐荣祥“克隆人体组织器官”、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从2002年8月到9月,一方面科技新闻不绝于耳,一方面质疑之声从未间断。不少院士在追问:科技“虚火”何时实起来?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国科技界是否应该多一丝冷静?

9月5日至8日,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在四川成都举行。6000多名代表、170多位院士、3000多篇论文、近500名记者……一时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洋溢在蓉城的大街小巷。然而,热热闹闹的场面,在一些院士眼里却是一种“虚热”。“学术会议未必越大越好。参会人数多、会议热闹,并不说明这个会就办得好!”首次参加学术年会的秦伯益院士提出质疑,“年会的科技含量不够,尤其是大会真正够水平的报告确实不多。会议第三天,主会场已没有多少正经代表来听报告了,填空的学生倒是不少。”他认为,学术会议越小越有东西,越大越差,而且很多学术会议已经染上了行政会议的味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直言:“没有必要把规格搞得太高、规模搞得太大。院士们一下飞机就用警车开道,各级领导亲自陪同,媒体拼命炒作,都不见得有太大的必要。”

“学术氛围可以再浓一点,其他氛围可以再淡一些,比如说,迎来送往、宴请、晚上看节目或者旅游都可以少一些。”这位院士说。

学术年会只是一个缩影。部分院士坦言。科技“虚火”现象眼下已是屡见不鲜。秦伯益院士毫不讳言,3年前,国内就有实验室宣称“一年完成全部人类基因组测定”,如今3年早过去了,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那个实验室又做了什么呢?“最近又有人宣称:5年完成全部人类器官的复制。这类天方夜谭式的口头创新实在太多了。”

生物学家邹承鲁院士深有同感:“(克隆人类器官)从目前公布的东西看,只给了我们一些新奇的概念和名词,给了我们爆炸性的新闻,恰恰没有实实在在的科学成果。”秦伯益也尖锐指出:“教育在应试,而科研也在应试。应试科研束缚了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耗损着他们的创新意识。科技昙花不少,科技成果不少,但转化率低;科技论文不少,但引用率低;科技创新不少,但高水平的原始创新也极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决定性因素,科教兴国才兴…科技崇高的“社会地位”和“金字招牌”,使它成为很多人可资利用的对象。某种程度上,科技成了一种标签,一种政绩,科技虚火也蔓延成一种社会现象。

为科技“虚火”添砖加瓦者大有人在。近年来,包括四川在内的不少地方使出浑身解数“抢院士”,或百万重金,或兼职挂名。1994年成为院士的秦伯益说:“我现在有20多个头衔,就多属虚火。”学术年会期间,成都某高校聘请他担任荣誉教授,被他婉言谢绝:“谈学科建设,谈实际工作,我乐意,虚的就不要来了。”

科技“虚火”也得到企业的有力“助推”。正如原成都科协学会部部长谢正德所说,近年不少人和企业大打高科技牌,大发“科技财”。远的如核酸,暂且不说,最近,就有某企业公布研发出万亿次计算机,但是其性能和意义却遭到质疑,认为不过是“将一堆商品化的硬件和下载的开放源码的软件组装成个人超级计算机”。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学术界、企业界搭建PC机群成为流行,对用户不失为是好事,但对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带来一些错误理解,不利于作为国家战略制高点的高性能计算机的长期发展。

打着科学名义的“虚火”现象有着丰厚的社会化土壤。君不见,“纳米热”过后,全国10多个省市迅速将“纳米”列入重点产业,“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不是加入一点材料就叫纳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于是绝大部分省市都将信息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不论东西南北,不顾省情、区情。专家指出,这种雷同现象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就是因为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机制。在很多地方,科技已经不再单纯是科技。

邹承鲁认为,公众科学知识和判断力的缺乏,也为某些人的胡吹骗人提供了可能。而企业则多使用“激动人心”的概念以实现其商业目的。

“炒作和浮躁,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敌。”秦伯益院士一语道出了科技“虚火”背后的隐忧。“为什么新中国成立50多年还没有本土诺贝尔奖得主?为什么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4年空缺?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多问几个为什么。”秦伯益不无忧虑,科技界的浮躁状态已经明显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于表面上的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不深谋远虑,不未雨稠缪,不研究解决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早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有识之士指出,科技已经取代资源,成为我国“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最大的制约因素。谁来给科技“虚火”降温?院士们认为,克服社会浮躁,既要着手进行近期可行的措施,如改进规划、计划,改进考核评估体系,严肃处理学术腐败事件等;更要着手进行深层次改革,如领导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改革、法制建设、道德建设等。

谢友柏寄语新闻界,要起到好的引导作用,不能被商业炒作所左右。张存浩院士则建议,力戒浮躁、浮夸,既要靠完善的机制,也要通过自律。对科研中的不端行为,不光要有批评,还要有一些具体措施,如参考国外个别谈话、写保证书、亮黄牌、对科研人员进行道德培训等,评价机制的透明度也要提高。让“虚火”实起来,关键还要看政府。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 政府部门应该从项目中脱身,从掌握资源的泥沼中爬出来,营造政策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心遨游》一书是航空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回忆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专项方案需论证时,专家组成员应当由()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

A.3

B.5

C.7

D.9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1969年,()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名为ARPAnet网络,网络最初由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的电脑组成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