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设工程> 二级建造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作者借此指的是()。

A.要选择典型材料

B.要有深刻的主题

C.要重视语言艺术

D.要有直接生活知识

答案
收藏

D、要有直接生活知识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准风月谈》的首篇(),一篇《野草》似的散文,融入了鲁迅所独有的上海都市体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代表鲁迅“文艺性散文”创作实绩的作品是()。

A.《野草》

B.《故事新编》

C.《呐喊》

D.《朝花夕拾》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闲适体散文,创作于1926年,后收入散文集()。

A.《三闲集》

B.《朝花夕拾》

C.《二心集》

D.《南腔北调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24年创办的《语丝》周刊主要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语丝派”散文文笔幽默、泼辣,在当时被称为“语丝文体”。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川岛、孙伏园等。()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这篇短文是作者历尽人间磨难后的肺腑之言。和作者的其他散文一样,在这篇随笔里,作者的叙述悠悠不迫,把那些颇具诗心的哲理思考,深深浸润在亲切平和的字里行间,清雅隽永,体现出一种阅透人世的明慧与通达;也让我们理解了作者何以能在生活和创作中,表现得那么从容豁达、处惊不变、雍容仪态。以上这段文字是对哪一篇散文的评论?()

A.杨绛的《隐身衣》

B.巴金的《十年一梦》

C.鲁迅的《五猖会》

D.张爱玲的《中国的日夜》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过士行曾经谈到他写作“闲人三部曲”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三者在在智慧层面上互相辉映的结果。

A.儒学

B.悖论

C.老庄

D.禅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散文的“形散”是指散文的题材,即作者思路开阔,从点生发开去,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纵意而谈。“神不散”是指主题,尽管题材驳杂,但仍然必须围绕一个主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鼎盛期,从1918年到1928年的10年间,周作人在《语丝》等报刊上发表散文近千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近代散文创作,从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有不少作品出现了突破桐城派樊篱的某些倾向。他们是()。

A.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

B.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C.陈炽的《庸书》

D.郑观应的《盛世危言》

E.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
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蘩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缘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不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鲁迅《在酒楼上》谈谈关于“老梅”、“山茶花”描写的精妙处,以及本段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